top of page
1.JPG

新書推介

book1.jpg

王者再臨 : 啟示錄析讀 / 吳維和著.

香港 : 天道, 2023.
 

在動蕩不安的世代中,聖經中,尤其是啟示錄中的末世觀曾給歷世歷代苦難中神的百姓帶來屬天的眼光,和極大的鼓勵、盼望、與安慰。如今更是這樣,因為主再來的日子更近了。為了讓廣大信徒更易讀懂,並更喜愛閱讀啟示錄,吳維和博士在《王者再臨--啟示錄析讀》一書中,以歷史-文法的解經方法,以通俗易懂,簡明又重點突出的筆法,將啟示錄深入淺出地解釋出來。本書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首先,經文是由作者從希臘文直接翻譯為白話中文,書後更附有整部啟示錄的翻譯。其次,本書全部以中文書寫,未加入英文或希臘文,讀者可以一氣呵成地閱讀。第三,書中每個主要單元後面都有思考問題,並在書後附有分享見解,可為讀者解惑。最後,書中沒有冗長的神學及學術討論、及艱澀的學術用語,非常適合廣大信徒閱讀。--羅博士 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book2.jpg

被誤解的福音書政治 : 那些埋藏在馬太、馬可、路加筆下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 / 曾思瀚著

新北市 : 校園, 2023.

耶穌不談政治⋯⋯真的嗎?

 

聽到「政治」,你會想到什麼呢?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政治這個詞往往具有負面的含義,令人想起腐敗的權力、敏感且具爭議性的話題,以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許多基督徒甚至會覺得,既然教會的使命就是傳福音,那麼教會最好不要談政治,以免製造紛爭、混淆視聽。畢竟,耶穌也不談政治,不是嗎?

 

然而,新約學者曾思瀚博士指出,若說「耶穌不談政治」,就是徹底誤解了政治,也誤讀了福音書。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往往因為缺乏背景知識,而忽略了福音書及使徒行傳中豐富的政治含義。曾思瀚博士透過扎實的新約研究功夫,重建當時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為讀者做出詮釋的示範,幫助我們看見,從「政治」的角度解讀福音書與使徒行傳,會是什麼樣子──

 

  原來,耶穌出身的加利利,不是一個平靜的鄉下漁港,

  而是一個政治派系錯綜複雜、革命運動風起雲湧的地區!

  原來,耶穌說出「寡婦奉獻的比喻」,不是要鼓勵人憑信心奉獻,

  而是要指責宗教領袖欺壓百姓、導致社會貧富不均!

  原來,耶穌呼召利未,不是呼召個人悔改而已,

  更是用行動對抗腐敗的稅制,甚至撼動整個羅馬帝國!

 

更難能可貴的是,曾思瀚博士沒有停在解經的層次,而是更進一步將福音書的世界與我們的處境連結起來,對許多身處現代世界、思考如何參與公民社會的讀者,提出非常實際的建言。

  

當我們以政治的角度重新解讀福音書及使徒行傳,我們會發現,馬太、馬可、路加的世界比我們想的更寬闊,它所帶來的影響,也比我們想的更顛覆、更有力!

book3.jpg

缺席的神 : 雅歌與以斯帖記研究 / 謝挺著 

香港 : 天道, 2023.

在聖經中,有兩卷書沒有明確提及神的名字--雅歌、以斯帖記。無論是從神學論述,或是從聖經應用的角度來看,神顯眼的缺席都是令人不安,且引發思考的課題。

 

謝挺博士在本書中探討雅歌與以斯帖記的神學聯繫。她提出幾個重要的問題:這兩部沒有提及神名字的聖經書卷,揭示了神的甚麼本質?在神看似缺席的時候,我們應當怎樣看待祂?當神沉默或隱藏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藉著文本互涉、文體分析等技巧,謝挺博士以敏銳的眼光解讀經文,打破我們對神的刻板認知,提醒我們:神於缺席中臨在,於臨在中缺席。本書引導我們更多理解兩部受忽略經卷的豐富意義,從而對於認識神、實踐信仰也有更全面、更深刻的體會。

 

舊約聖經內容高度多樣化,不同經卷之間既有和諧,也有不協和之處。經卷作者使用神缺場這手法,乃曲線呼籲大家用另一方式體會神的在場;實中有虛,虛中見實。在雅歌,於缺場的背後,神是透過大自然和愛情來在場。在以斯帖記,神的在場是透過神的兒女履行社會責任來彰顯。神表面上的缺場,其實只是神的隱藏;用第三隻眼睛看,還是可以找到祂。謝挺教授這書不僅是學術研究,也包含靈性反思,旨在使讀者對神和信仰生活有更全面的認識,並品嘗舊約聖經的多姿多彩,縱橫交錯,意境深遠。--羅秉祥 美國福樂神學院斯特芬伉儷中華研究講席教授、中華研究中心學術主任

 

神消失不見,或沉默不語,是信徒行走地上最困難時刻,猶如黑暗長夜,荒廢枯井,死蔭幽谷。舊約聖經有兩卷--雅歌和以斯帖記,通篇沒有神的名字,彷彿神並不存在,或沉默不語。這兩卷聖經正典,對離散漂流、寄居外邦的猶太人有特殊意義,對今天經歷神沉默的信徒亦然。原來,神存在於祂子民的質疑吶喊聲中,在祂奇妙創造與介入人類歷史中,更在於人世間的真情實愛中。謝挺博士的《缺席的神--雅歌與以斯帖記研究》,在漫長暗夜中燃起一點燭光。--劉進圖 資深傳媒人

book4.jpg

審判、救恩、神的榮耀 : 漢密爾頓聖經神學 / 作者, 詹姆斯.漢密爾頓

South Pasadena, CA : 麥種傳道會, 2023.
 

在出埃及記三十四章,摩西祈求要看見神的榮耀,神顯明自己是一位憐憫而公義的神。詹姆斯·漢密爾頓認為,從這段經文中產生了一種聖經神學,將聖經的宏大敘事結合在一個中心主題下:神在藉著審判而來的救恩中的榮耀。

 

漢密爾頓從舊約聖經開始。他指出:神審判埃及人和迦南人,以色列藉此而得救。神藉著祂的審判和拯救以色列所顯明的憐憫而得榮耀。新約聖經展現了神的榮耀在公義和憐憫中的終極彰顯,因為正是神在十字架上所顯明的公義審判給我們帶來了救恩。在時間的盡頭,基督將回來審判祂的敵人,並拯救所有求告祂名的人;屆時,神在藉著審判而來的救恩中的榮耀將顯明出來。

 

漢密爾頓帶著讀者,逐一查考聖經的每一卷書,指出整本聖經有一個神學核心。此書有系統的方法和涵蓋的範圍使它成為牧師、教授和學生的獨特資源。

 

「我被牢牢吸引住了。收到郵件裡的書籍,我從來沒有坐下來一口氣閱讀任何一本的六十頁。但我無法停止--無法停止閱讀《審判、救恩、神的榮耀》,也無法停止為之歡欣鼓舞。這是愛德華滋想要寫的那種救贖歷史的概覽。這就是我希望寫的東西。」--約翰·派博(John Piper),著有《活出熱情》、《神在講道中居首位》等

 

「作為聖經的讀者,我們渴望了解整本聖經的信息。我們不想見樹不見林。遺憾的是,很少有書能幫助我們忠於神的全部旨意。那麼,閱讀漢密爾頓這本書是多麼愉悅,其中展開了聖經的故事情節。漢密爾頓正確地看到神的榮耀處於聖經記錄的中心,仔細關注聖經文本,證明神在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中居首位。學者、學生和一般信徒都將從閱讀這部作品中獲益,指導我們的思想、活潑我們的心靈,並激發我們的順服。 」--史瑞納(Thomas R. Schreiner),著有《史瑞納新約神學》等

 

「一般來說,這個時代不再持守任何核心,漢密爾頓卻有力地證明了聖經神學有一個核心,也就是陶德(C. H. Dodd)所說的聖經歷史的『兩拍節奏』:救恩藉著審判而來。漢密爾頓在聖經每一卷書中都找到這個主題,並論證說這就是神終極目的的脈動:彰顯祂自己的榮耀。在兼顧經文的統一性和多樣性上,漢密爾頓的著作無疑代表了聖經神學的最高水準。」--范浩沙(Kevin Vanhoozer),著有《牧師--公眾神學家》等

 

「漢密爾頓這部作品以救恩和審判這兩個重要主題為核心,為如何將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法應用到整部聖經作了出色的示範。在這兩方面—邀請人思想聖經真理,以及為如何能最好地闡釋新舊約聖經的統一性提供對話的機會—本書應該受到熱烈歡迎。」--亞歷山大(Desmond Alexander),著有《聖經神學導論》等

 

「漢密爾頓深刻的分析和思考為我們提供了對聖經經文的許多洞見。雖然你可能不會同意他的所有結論,但是當你和他一同走過這趟旅程之後,絕對會對神的威嚴和榮耀有更強烈的感受。這不是一條死胡同,而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鄧普斯特(Stephen Dempster),著有《王權與王朝》

bottom of page